1、提前筹备。
一次散步,站在车水马龙的二环路立交桥上,爱车的老公无限感慨地说:什么时间能拥有我们的车呀?爱孩子的我说:什么时间能拥有一盏是我们的灯,我们的窗户和我们的满床爬的孩子呀!那时单位同事常在晚饭时分在楼下叫孩子,叮当豹子拖着尾音,幸福自在其中。我的想法是充分借助国策,生一对双胞胎,最好是男生,成天在家劈里啪啦,活泼好动,乳名就叫大乒小乓。假如有本事生三胞胎,就再加个光光,意思是家有男丁,动静小不了。怀孕时,有经验的母亲们一致判断我是怀男生,剖腹产我听到孩子洪亮的哭声后问大夫是男是女,他却反问我:你想要男生还是女生?手术台下来后进到病房才了解是个宝贝女孩,所以大乒小乓和光光这三个男生名字都没用上。
2、查字典最基本常见的方法。
听说过有人起名字时嫌麻烦,翻开字典随手在某页上一指,就这个字。我没如此随便,但也查了好几本字词典。由于老公姓王,我在给宝宝起名时就想带个斜玉边,翻遍字典,挑了自己喜欢的、涵意深刻又读来朗朗上口的十多个,如:玥珏,珙,琅,琦,琰,琪等等。还一一讲解给学理工的老公。可他的反应是:孩子还没有影呢,急着取什么名字?
3、引经据典。
我非常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看了台湾学者南怀谨著的《论语别裁》,启发不少。其中中国古时候对男子品德的五个字概括为勇智清艺礼,形容一个成功男子应该拥有勇敢,智慧,高洁的品性,才艺双全又知书达理。由于老公的名字已经占了勇、智二字,贪心的我想把美事全部拥有,给梦想中的双胞胎儿子起名字清艺,清礼。只可惜生出来的是个漂亮女孩,两个男宝宝名字先存着吧。
4、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缺点,在最后定夺时备选答案太多,很难取舍。
外公是个学究,能自己拟对联并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为起名字,专门买了一本书《名字大全》,依据孩子预定的出生时间和地址,拟了几个不俗的名字,夏欣,夏筠,凤朝,骊君,骊欣,一骊。可惜都被一一否决。夏欣,听着好象是厦新电视VCD;凤朝,还雀巢咖啡呢!骊君,跟邓丽君重名;奶奶信周易八卦,托专业起名字根据八字和五行,什么第一个字12画第二个字5画,起名字王贺生,被老公一句话就否定了如何象王姓和贺姓生活的孩子?。奶奶再接再厉,继续提供高见,说菡高洁,又是夏季的时令花卉,琪字表示有福气,起名字菡琪好。父亲又说谐音不好,象是旱旗。
5、名人效应。
外公非常推崇乔冠华和章含之夫妇,对含之这个名字也喜欢有加。想照搬给外孙女。但奶奶反对,理由是作为女性,章含之的命太坎坷,太不幸了,用同样的名字怕给孙女带来不祥。
6、奇思妙想,异想天开。
我的一位同事预产期和我差一个礼拜,说到起名字时开玩笑说:把我和老公的姓氏一旦组合就是绝妙名字,且绝对不会重复。她姓王,她老公姓蒋,筹备给孩子叫蒋王朝。遭到启发,我将自己夫妇的姓氏组合,可没直接叫王戚的吧,总不可以用陈毅的革命诗歌城头变换大王旗当名字吧。经过苦思冥想,母亲用了个非常巧妙的谐音含字将两人姓氏组合,王含戚,这也正好印证了那个著名的婚姻比喻:孩子是婚姻这道拉锁的拉链,让孩子来见证爸爸妈妈的和谐吧。
7、读音非常重要。
名字是显示爸爸妈妈学问的舞台,综合反应了爸爸妈妈的学识,追求和品位,但应该防止起名字的字太难,太偏。试想,假如一个孩子从婴幼儿园起直到大学,但凡点名都被老师叫错,那种尴尬和沮丧心情是多么糟糕!老师更不是完人,不可能认识所有些汉字。假如老师为了防止叫错而不叫你的孩子起来回答问题或者压根不答理你的孩子,那爸爸妈妈的好心不是白扯了吗?母亲原本非常得意地给龙凤胎起名字为依袆,怡琰,女生小鸟依人,男生有一家之言。但小范围地调查将来,十有八九的人都将袆读成伟。袆字本意是美好,但总让人读错的滋味可不好,于是忍痛舍弃。
8、常规做法。
依据女生特点和社会角色,将常用字组合。如:静怡,怡然,秀洁,如晶,如嫣,妍晶,姿晶,妍妮。这类字词虽然非常不错,但都太普通,一看就了解是女生。父母还想将名字获得中性一些,不可以太阴柔。所以都被舍弃。
考虑到双方老人的心情,大家夫妇两人只好使用折中策略,用外公建议的琦字,用奶奶建议的菡字的谐音涵,加上母亲的精心讲解,王含戚才算通过。
最后结果是历经漫漫长期,花费长途电话无数,以我――孩子他妈、外公、奶奶为代表的两地三方七八口人群策群力,在申报户口的最后截止时间,折中使用了涵琦这个名字。具备戏剧成效的是,报户口时电脑统计姓王的用琦字的当年新生儿仅西安就有五百多个!看来每家在起名字时都历程了大同小异的过程。本想别出心裁,哪个了解还是不可以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