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微笑:情感交往的起点
时间:出生两个月左右
这个时候的孩子常常会睁开眼睛四处看,所有都感觉那样新奇。当母亲出目前孩子面前时,他会注视着母亲的脸,手脚乱动,甚至会无意识地咧嘴微笑。这是孩子刚开始的交际形式,也是孩子与人进行情感交流的起点。
年轻母亲回话方法:当捕捉到孩子的首次微笑时,年轻母亲千万不可因开心而忘了和孩子交流,这个时候的微笑正是表示他对母亲提出了新需要:在孩子醒着时,母亲应常常出目前他面前,微笑着对他讲话;还可以借助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如红、黄色的气球,充气的彩色塑料玩具,花手帕,小铃铛等引逗孩子,使他心情愉快。孩子手舞足蹈的反应会使身体各部分的骨骼、肌肉得到训练,同时也加深了与母亲的感情。常常与孩子进行这种情感交往,对孩子身体、智商、心理的发育都很有益。
首次发声:理解交流的开始
时间:出生4~7个月
这个时候孩子给人的感觉更有趣,咿咿呀呀地整天叫个不停,表情也更丰富了。无论听到什么声音,他都会试着去模仿,学着借助舌头不断地实验和训练,享受其中的乐趣。
年轻母亲回话方法:听到孩子的首次发声或说出第一个词时,母亲可乘机与孩子做发声游戏:当他咿呀乱叫或咯咯直笑时,跟伴随重复或模仿,会激起孩子更大的兴趣,令他继续尝试发声。当他发出啊啊、嗷嗷之类的韵母时,母亲可在前面加上声母示范,如当他说啊时,可以教他念妈、爸。
母亲还可以把孩子平时接触的物品拿给他示范发音,步伐放慢些,重点词予以重复,并作适合间隔,给他学习和回话的时间。应该注意的是,对孩子说话不必一直用儿语,正常语音能使他更早掌握正确的发音。
首次摔跤:面对困难的态度
时间:1岁左右
通常来讲,孩子3个月会坐,6个月会爬,9个月就该走路了。孩子在母亲的引导下,靠着墙或者扶着凳子开始慢慢学习走路,却一直歪歪扭扭,稍不留心便摔倒在地,哇哇大哭。
年轻母亲回话方法:不少母亲会赶忙跑上前,心痛地将孩子抱入怀里又亲又哄。其实,从孩子首次摔倒开始,母亲就应该狠狠心不去抱他,而在旁鼓励:孩子,快自己爬起来,你真棒!实在不可以时再帮一把,扶他起来。有了如此的首次,下回不管摔得多厉害,孩子都能自己爬起来。日后遇见比摔跤更需要一个人应对的事情时,也要让孩子记住我能!我会!我非常棒!
首次发现:同意新事物的开始
时间:10~18个月
孩子已经可以摇摇摆摆走路,离开母亲的视线了,这个时候周围的所有对他来讲都那样新奇。趁母亲不注意,孩子拿了茶几上的几张扑克牌,翻过来转过去地琢磨,按一按,咬一咬,然后兴冲冲连跑带爬来到你的跟前,举起牌开心地啊啊叫个不停。
年轻母亲回话方法:母亲要尝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新发现。假如孩子把扑克牌含在了嘴里,不要立刻惊叫:哎呀!脏去世了!快扔掉!最好轻轻地蹲下告诉他:孩子,这叫扑克牌,是父母用来娱乐的,你长大后也可以玩,但不可以放在嘴巴里哦。然后顺势把扑克牌从孩子嘴里抽开。有空闲的话,母亲还可以将扑克牌一张张摊开,从颜色和数字上教孩子分辨。过于成人化的理智,总是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成为学习、成长、进步创造性的隐形障碍。和孩子一块推荐他的发现,孩子才能在持续的探索展示解释说明之中,同意和学习新的东西。
孩子许很多多的首次可能都在年轻母亲没想到的时候就发生了,看着孩子天天的新进步和惊喜,让母亲实在不禁为他的无所不可以而赞叹!不过,别光顾着高兴,还要抓紧充电,学习该怎么样面对好孩子更多的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