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更容易溶入他周围的环境,为他周围人群所同意。同时,具备幽默感的孩子也很容易从各种消极情绪中摆脱出来,不会长久地沉溺于各种不好的情绪中不可以自拔,以后也就能拥有愈加快乐积极的生活。
研究表明,人的幽默感大约三成与生俱来,其余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游戏1、做鬼脸
合适0岁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研究表明,刚刚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成人简单的面部表情,一些有趣的面部表情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要紧方法之一。
游戏办法:
1、对着孩子吐舌头,观看孩子的反应。注意吐舌头时,速度要比较慢,以便孩子可以完整地察看到爸爸妈妈吐舌头的全过程,并学习模仿。
2、瞪着双眼,使劲鼓起腮帮子,将孩子的两只小手放在腮帮子两侧,轻轻地挤压腮帮子,然后往外吐气。
3、让孩子抓爸爸妈妈的耳朵,当他抓到耳朵时,对着他吐出舌头。
4、让孩子去摸爸爸妈妈的鼻子,当他摸到鼻子时,使劲皱眉,缩紧鼻子上部的肌肉。
贴心提示:
1、和比较小的孩子做这个游戏时,爸爸妈妈处于主导地位,重心在于吸引孩子的注意,让他从这种游戏中获得一些愉快的体验,并尝试学习爸爸妈妈的动作。
2、和大一点的孩子游戏时,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导者,重点在于鼓励他创造性地玩出更多的花样。
游戏2、呵痒痒
合适1岁半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让孩子高兴地笑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孩子天性好动,一些花样翻新的动作会带给他更多新鲜感,提升他参与的积极性,让他在活动中笑声不断。
游戏办法:
1、将孩子抱在怀里,呵他痒痒,让他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嬉笑着挣扎躲闪。然后停一会儿,当他期待爸爸妈妈第三呵痒痒时,继续游戏。
2、和孩子面对面坐在床上,以伸直胳膊恰好触碰到手指尖的距离为宜。爸爸妈妈身体前倾呵孩子痒痒,直到孩子仰身倒在床上。然后爸爸妈妈坐直,等待孩子来呵痒痒。这样反复。也可以不设规则,大伙瞅准机会出击,练习孩子的反应能力。
3、和孩子面对面站着,伸出胳膊呵他痒痒,追着他跑。
反过来,当孩子追着爸爸妈妈跑时,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爸爸妈妈可以假装跑不过,让他呵痒痒,然后缩成一团,不停地挣扎,用看上去一败涂地的样子来逗他高兴。
4、爸爸妈妈装出一副吓人的模样,张牙舞爪地假装要呵他痒痒,但并不真的呵他痒痒。让他体验到不一样的幽默方法。
贴心提示:
1、和孩子玩这个游戏时,除去实实在在呵他痒痒以外,更多地要通过各种夸张的表情与动作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让他在爸爸妈妈如此的反应中掌握表达我们的幽默感。
2、和孩子嬉闹时要有张有弛,免得孩子过于开心而被呛到或者磕碰到。
游戏3、装傻
合适2岁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一些超乎一般的行为与语言里面常常包括了更多幽默的元素。故意出错,一些看着毫无意义但与平常表现完全不同的行为都是练习孩子幽默感的好素材。
游戏方法:
1、和孩子一块发出一些傻乎乎的声音,譬如哇啦啦啦、嗯、蒙,然后大伙一块哈哈大笑。
2、做一些违反常规的动作,譬如假装搞错了,把袜子当帽子戴在头上在孩子面前走来走去,然后恍然大悟似地发现我们的错误,装出一脸羞愧难当的模样。
3、故意说错话,譬如把母亲说成父亲,父亲说成孩子,电冰箱说成电视机等等,说的人一本正经,旁边别的大人则哈哈大笑。
听到其他人笑,说的人则故意装出一副不了解大伙为何哈哈大笑的样子,傻傻地追问:你们笑什么?快告诉我,你们笑什么?。
4、故意做错事或者说错话,然后自己恍然大悟地说:哦,我说错了。呀,我又做错了。假装了解自己错在哪儿,并且一副十分懊悔犯错的样子,但就是不改正,偏偏总在犯同样的错误。
贴心提示:
1、在和孩子游戏时,爸爸妈妈要全副身心地投入,不可以以敷衍的方法来对待孩子。
2、设计这种游戏时,最好能有的喜剧性的冲突成效,以增强游戏的幽默成分。